2024年的4月30日,从阿里去职后,正在距离阿里西溪园区2公里外的一栋写字楼里,刘鹏(混名:奥文)开了一家名叫“有灵”的公司。“”代表着阐发,“有灵”意味着灵感和感性,奥文如许注释公司名称的由来。他取公司创始人团队,正但愿将合成生物手艺这一从尝试室走出的,链接到充满感性、价值感可塑的消费市场。奥文此前正在阿里工做9年,担任过天猫国际、品牌营业成长核心等营业,去职前已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、天猫国际总裁。现在“跨度”颇大地从一群生物手艺科学家手中,接过来一个从打抗氧化剂“麦角硫因”的品牌“蓓养乐”,起头摸索口服美容保健品这一新兴市场。“过去正在平台内,我次要是充任‘评判员’的脚色,现在也但愿本人能‘跑一跑’,当一个‘活动员’,这感受很酸爽。”他对《全国网商》说。我们实地走访了有灵公司,它很有创业公司的空气——门口摆着几个柜台,放满了各类品牌的美妆个护和保健品。进去后,是一片安插紧凑的式办公区,奥文和别的4名合股人,就聚正在这个大开间里和团队一路办公。他的办公桌面,取其他员工没有太大不同。连做息上都很“创业感”。曾任天猫国际进口保健操行业担任人的马嘉俊(混名:牧轩),其时正正在工位上拆外卖,那是薄暮5点多,他说他预备吃午饭。这家公司算上创始人和合股人,目前只要18小我,可能比这些阿里前办理层们曾率领过的任何一个团队都要小。奥文注释,人少不是锐意为之,是天然而然的成果,当下创业公司能够链接的外部资本脚够充实,复杂的组织配套并非刚需,反而容易内耗。正在赛道选择上,奥文暗示,正在保健品的红海市场里,找到了一个因手艺迭代而被催化、放大的新消费场景,就是口服美容。“过去女性的皮肤办理,次要是‘涂抹式’的,也就是护肤品,或是微创手术型的,也就是医美。而口服美容场景,还没有被充实考虑。”这一消费场景的潜力,基于他对新手艺、新成分的成长趋向的鉴定——像“麦角硫因”如许本来制价高贵、提取效率低的抗氧化剂,可因合成生物手艺的成长,实现低成本、大规模开辟,将来将正在保健品、美妆等行业获得普遍使用。过去,如华熙生物、巨子生物这些企业对玻尿酸、类人类胶原卵白等原料成功的贸易化,也为有灵供给了可参考的成功径。正在看到这一趋向后,他联系了彼时同样刚从阿里去职的胡瑜玲(混名:冷月,2006年插手阿里巴巴,先后正在淘宝、天猫、天猫国际创始团队担任高管)。“我本来想的是先‘闲云野鹤’地去玩一阵,没想到很快就起头走访合成生物公司,一圈看下来,我感觉这事儿能够做,就立即去打点公司、品牌相关的各类手续。”她讥讽本人其时就像是进了一家“一人无限义务公司”。奥文、冷月、牧轩,以及后期插手的前天猫国际总司理冬苓,构成了有灵的草创团队,这个团队有着丰硕的电商运营经验,清晰本人所参取的市场的机缘和挑和——不只有手艺盈利催生出来的增量空间,也有着不小的“准入门槛”,涉及保健食物的准入机制、产地保健品的跨境引入等。借此,他们可以或许正在晚期规避掉一些合作。而唯逐个位不是电商平台身世的合股人,是来自于华睿生物的手艺专家张萍,他对快消品的原料手艺和配方有多年的研究、开辟经验。行业存正在合规性壁垒,市场因手艺迭代也存正在增量空间,团队兼具运营经验和手艺积淀……内容电商的成长,则让新品牌和新品的冷启动有了更好的帮力——当然,这支阿里身世的创业团队,会将品牌沉淀的工做,沉点放到天猫上。虽然正在良多人眼里,当前消费大遇冷,要创牌更是不易,但奥文的眼中却充满着热情。他曾以阿里高管身份出席多场消费会议,明白暗示“当下是消费品‘创牌’最好的机会”“做消费品比以前更容易”。现在,他也本人。12月20日,2024新网商峰会上,奥文做为圆桌嘉宾的一员,分享了本年创牌的心过程。他引见:“跟着经济不竭成长,收入不竭增加,人们对年轻态、抗衰的巴望就会增加。过去,大师很容易妖(保健品),其为智商税,或者它,仿佛今天吃了,明天就得活蹦乱跳,但这些都是不现实的。正解是,保健品该当‘科学化’地被表达和理解。因而,我们但愿基于本人对电商的理解,借帮电商渠道推广我们的产物,并更好地和用户沟通。”《全国网商》:从原先的大厂办理,到现在的草创公司创始人,这种身份和经验的改变曾经发生了大半年了,有什么感触感染?奥文:原先(我们)相当于是裁判、办理员,品牌才是活动员。现在,我们成了活动员,感受到“酸爽”。第一,是本来通过办理就能拿成果,现正在必需实操才行。第二,是认识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,我们要不竭去缩小这种差距。原先正在平台,益处是看得脚够大,视角很宏不雅,研究的是消费“天气”。现正在本人做品牌,“天气”其实没那么主要,起首该当看清晰本人周边的“”。第三,平台看到的更多是数据,好比GMV(商品买卖总额),而品牌每天面临消费者,好比我们的结合创始人冷月,就经常本人当客服,和用户沟通,所以会看到数据背后具体的人。正在这一整个过程中,我们必定要顺应变化,也正在不竭地交膏火。奥文:起首我是刚都雅到了机遇。我看到合成生物范畴这么多的科学家,他们出产出来很是多、很是好的功能性原料,可是他们只能卖给巴斯夫(全称:巴斯夫股份公司,化工企业,具有全球最大的化学产物),卖给消费品集团的代工场。科学家有手艺,但不领会用户,没有法子去定义一个消费品,包罗后续的运营。正好,我和我的团队正在用户洞察、产物运营上仍是有一些经验的。我最被触动的点是,有一次去华恒生物(以合成生物为焦点的高新手艺企业)调研,公司董事长说连Lululemon这种服饰公司,都来跟他们切磋若何用合成生物手艺研发服饰面料,这让我感觉,合成生物是一个可能会快速改变消费品将来五年、十年以至更长时间的手艺,被手艺改变的行业,我认为是最值得进入的。不然我们去和同业存量合作,可能没有劣势。奥文:有两个要素。一是选择,我们团队正在一路会商将来能够做什么的时候,很是果断的一点,是要做一个消费品牌。由于品牌是持久资产,能够做复利,是长长久久的一弟子意。同时也有伴侣劝我,说我正在互联网平台这么多年,出来后就别做互联网了。二是命运。进入合成生物(使用到消费品范畴)这件事,不是锐意而为之。是正好有伴侣想为科学家们做的麦角硫因这类原料做一些推广,想听我的。我第一次听到都懵了,我说这是什么工具,这是什么手艺,我听不懂。但通事后续的沟通,发觉这是件很无机会的工作。所以这此中,有很大一部门的命运和成分。最终,我们选择了合成生物范畴创业,开辟以麦角硫由于从打原料的保健品。冷月:阿谁时候(奥文创业之际)我刚去职,只想先放松一阵。然后奥文说,他发觉合成生物学如许一个很有科技感、很无机会的范畴,问我要不要去见一些科学家,也算开辟眼界,我就去了华睿生物,它是蓓养乐背后的原料公司,现正在是我们的手艺股东。我看了他们的尝试室、工场,以及怎样去培育合成生物细胞。蓓养乐这个品牌,是一群理工男正在尝试室创立的,它存正在卖点和买点之间的问题,一般消费者理解不了他们品牌和产物劣势。最初他们说,不如你们来操盘品牌的部门,我们相互做擅长的事。奥文:我说干脆我们来把它(品牌)收购掉,你们成为我们手艺股东,所以我们这个公司从第一天成立起,就有手艺的和供应链的支撑。冷月:我们认为合成生物手艺带给了行业一场变化,这是手艺驱动的。而手艺驱动的背后,是成本驱动。好比麦角硫因过去是松茸、灵芝等菌类的提取物,几亩地只能提取出一点点来。后来人工培育细胞,做基因对照,也很贵、很慢。现正在一方面由于AI手艺的成长,由AI来24小时培育,实现了产能上的规模化,降低了成本。我们之前走访了包罗华恒生物、巨子生物正在内的良多生物科技公司,我们会认为,将来“皆可合成”。冷月:对,合成生物会沉塑保健操行业的价值链,由于它通过无效地降低成本,让一些本来高贵的原料能够规模化地使用。张萍:麦角硫因其实早正在上世纪初就曾经被发觉了,曲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获得注沉,由于其时生物学家发觉人体内有转移卵白,可以或许把它带到细胞里去。之前,这个原料次要只能通过动物提取如许的手艺线来获得,导致它的纯度和价钱是受限的,很难被做成消费级产物。合成生物的使用,带来了消费化的可能性。同时,这个原料第一是天然的,由于它本身就是存正在于天然界的一种氨基酸。第二是平安的,它和我们的人体不存正在排异反映。第三,是做为抗氧化剂,它的活性好,接收上是高效的,分析这些要素,它也很适合用来做保健品。奥文:举例来说,过去戴森牢牢抓住了高端吸尘器的品类,可是“地面洁净”还能够用洗地机来完成。若是创业做的是洗地机,那么和吸尘器处理的其实是统一个问题。所以素质上,用户需要的未必是一个吸尘器,而是一套地面洁净方案。过去,用户想要“变美”,能够去做医美,也能够用美妆产物,但素质上,用户需要的是“皮肤办理”的方案。我们选择了口服美容这个场景,用新的消费场景来处理这个问题,绕过了良多合作。目前,正在口服美容场景里,有一些相对出名的品牌,但坐正在整个市场看,用户还没构成普遍的品牌认知,规模也不到百亿,我们认为这将来这会成为千亿市场,这是我们的新机遇。我认为任何一个品牌,必必要从头定义品类和场景。若是沿着过去的品类和场景去做,可能很难达到预期。《全国网商》:之前有业内人士认为,内容电商成长起来当前,保健品将是比力受益的一个行业,它比力适合内容化表达,您怎样看?奥文:保健品很适合内容电商,但也很有难度。所以有时候消费者刷到口服美容的曲播,会感觉从播正在讲让人听不懂的“话”。可是保健品,包罗美妆,由于侧沉成分和科技,需要向大师说清晰“成分是什么”“为什么好”这些问题,它很需要去做曲播。所以只需不外度营销、把握好鸿沟就好。牧轩:晚期我们会通过一些短视频、曲播去推广品牌和产物,由于保健品用图文去注释缺乏效率。但曲直播的时候我们也发觉,这个产物不克不及表达得太“泛”,若是是能够无益大脑、眼睛、皮肤等多方面的产物,用户就会“你到底是干嘛的”。所以我们“开品”的时候,往往对准一个痛点,去做深切研究。并且这个痛点必需很是“痛”,由于市场太卷了,每个痛点背后都有良多产物正在合作处理方案。目前,我们做产物起首正在定位上,不是“大包大揽”型的,没有回忆点;其次,要有很是吸惹人的“第一眼”;最初,能不克不及实的处理问题,有没有第三方演讲,有没有针对大量的用户测评,都不成或缺。《全国网商》:我们正正在切入一个新的消费场景,从打的是一个市场认知度还不高的新原料,这确实是新机遇,但响应的市场教育成本会不会太沉?奥文:我们不会把一个原料,做为一个很是主要的概念去植入给用户。我们认为正在现正在这不是一个最优选择。就像正在美妆范畴,“依克多因”(生物工程制剂,起细胞修复感化)这个原料花了很长时间才被部门用户记住。出格是这些英文词翻译过来的中文字,对用户来很难记。所以我们更情愿去强调我们的配方,我们品牌的名称以及单品的昵称。举个例子,正在美妆范畴,用户最容易记住的是像“小灯胆”(SK-II旗下产物)、“小棕瓶”(雅诗兰黛旗下产物)这些昵称。所以我们基于便利用户回忆的思,去打制品牌抽象。最主要的,是要和用户沟通口服美容这个消费场景。好比我们有个产物叫“光子滤镜丸”,我们但愿用户一听到就晓得这是什么,它传达的就是“光子嫩肤”“美颜滤镜”这些具象的感受。我们但愿用户正在发生这类需求的时候,会想到我们的品牌和产物。奥文:我们必定想做成这件事,好比但愿口服美容这个场景,和我们品牌等同起来。我拿咖啡举例——为什么以前大师认为星巴克等于咖啡?现正在大师不如许认为了,现正在瑞幸也等于咖啡,库迪也等于咖啡。年轻人现正在一天喝一杯咖啡,将来可能会像海外那样,一天喝三四杯。咖啡是一个快速渗入的市场,跟着越来越多的品牌降生,品类词就会遭到“瓜分”。所以阶段性地,我们但愿可以或许“坐住”一个品类词,但难度很大。跟着市场规模的不竭扩大,我们需要思虑本人能为这个品类持续地供给如何的内涵,而不是说实现了这一步就稳了。《全国网商》:前两年的新品牌,被诟病比力多的是“营销公式”(基于KOL、KOC的全网种草营销)的众多。可是“公式”里也有它的可自创的部门,能够快速扩大品牌晓得度。今天我们会采纳一个如何的品牌打制策略?奥文:首选是内容渠道的扶植。我们会正在社交上,基于口服美容这个场景,找到婚配我们产物定位的达人,不需要有出格强的带货能力,可是得正在这个行业里表示得很是专业。其次,我们但愿能让用户的好评获得天然地——不是说我们要去干涉用户的评价,更多地,我们是想要激励用户去输出实正在的好评。然后通过淘宝、天猫的货架,把这些品牌资产沉淀下来,构成本人的私域。冷月:我认正好的营销是很难被公式化的,公式化的营销也很难超越同业,“种草”其实是把每个中对夸姣糊口的神驰具象化地呈现出来,它的底层逻辑,是对的摸索,所以“是最大的疆场”,女更是海底针。我们的营销,一直是寻找用户心里深处的对美的神驰。《全国网商》:正在短视频“种草”、曲播带货这些环节,目前我们如何的思,是“品效合一”,仍是能够先做大“声量”?奥文:我会选择第一种。我感觉正在曲播渠道,得能做到盈亏均衡,这是底线。有一种说法,就是正在曲播渠道做更多的投入,会获得更多的品牌,获得更多的用户,我会对这种说法打个问号。可是该投入的时候,我们会投入。我们只问本人一个问题,就是不管曲播仍是内容“种草”,正在任何一个方面投入,是不是正在往我们的品牌里面“存钱”。品牌是个“存钱罐”,若是我们认为是正在“存钱”,那么这个工作是能够做的。但若是只是为了销量,我感觉目前我们还不逃求做得多大、多快,我们不需要短期的销量。大从播当然能为品牌“放量”,若是我们的品牌资产脚够大,通过从播“扩大结果”,去做是没问题的。但我们现正在的品牌资产还小,我但愿先堆集品牌资产。冷月:品牌是时间的“函数”,做品牌,若是创始人每天都很焦炙,感觉本人被放正在火上烤,产物处正在一个高压的价钱和中,如许是做欠好品牌的。而正在合成生物范畴创业,为我们供给了一个“科技性的托举”,给了我们一些时间的冗余,让我们可以或许正在这个窗口期里认实地做品牌。奥文:现正在就有良多人(本钱)找我们,我们会融资的。可是我感觉我们起首要证明本人正在成立一个能够盈利的模式,以前阿谁“拿投资人的钱然后烧钱做增加”的时代曾经过去了。我并不感觉阿谁做法放到现正在还有用。所以我们甘愿用本人的钱,这当然会感应更心疼一些,但这也会让我们变得愈加隆重,做选择的时候,谋定尔后动。而当我们具备了一个比力好的贸易模子的时候,我们再拿投资人的更大本钱去做扩张,我相信这是水到渠成的工作。《全国网商》:“烧钱换增加”的消费品创业时代确实曾经过去了,可是正在那样一个时代,也确实“跑”出来了良多新品牌。现在要创立一个新品牌,会不会更难一些?奥文:起首,本钱对消费的投资热情确实有所降温。其次,过去“烧钱换增加”的模式,确实也帮帮一些品牌快速地“跑”出来了。但我们选择“步步为营”,有质量的增加,这能让我们感应,只需每年都前进,每个月城市有变化。《全国网商》:正在保健品的市场里,口服美容如许的新场景,找到了一片红海中的蓝海。但若是巨头进来了,怎样办?奥文:第一,本来阿里有句话,叫做“为什么一只蚂蚁要怕一头大象”——它不必然踩获得你,对吧?第二,大象一般很慢,你能够比它更矫捷。所以起首我们相信,合成生物品这个市场,必然会“跑”出来良多公司。其次,我断言这些公司必然不是现正在市道上的大公司,而是新公司。由于大公司良多时候反映慢、决策慢、动做慢,对新事物难以聚焦,它要处置的工作太多了。它有本人成功的汗青、成熟的供应链,但它要处置的工作远比小公司多,好比要兼顾新旧手艺的均衡,兼顾旧产线和新产物的关系,大公司内部有良多挑和。而像我们只需做好合成生物就够了,所以是轻拆上阵。《全国网商》:这两年出海火热,有些品牌先做国内市场后做出海,有些品牌则选择间接出海,蓓养乐会比力早地结构全球市场吗。正在海外市场的选择上有什么样的先后挨次?奥文:对东南亚市场,我们一曲考虑会去做。我认为东南亚市场跟中国市场很像,起首是用户接近,都是亚洲人,他们的体质、肤质和我们接近,欧佳丽则不同较大的。其次,东南亚的电商和国内接近,无非就是变成了6个次要国度的电商市场。而这个市场里,有我们所熟悉的Lazada、Shopee、TikTok等跨境电商平台可参取,还有本地的一些电商平台,这些(电商基建)和国内是近似的。若是我们熟悉中国的电商运营,那么去做东南亚市场就比力容易。这是品牌出海的机遇。冬苓:关于出海,起首我认为要充实地领会要出海的国度,间接到现场去看,去体验——不是说走一圈,过个三五天就回来。我们其时是一整个从创团队糊口正在那里,插手本地人的社交圈。然后必然要领会本地的法令律例,特别是进出口商业的监管要求,这可能是线。一旦踩到了红线,整盘生意就会竣事。良多东南亚国度进出口B2C商业律例条例可能还没有那么清晰,所以要认实地去研究。最初,就是运营必然要当地化。不要正在深圳、杭州建一个团队去做东南亚市场。焦点的运营、一线员工,必然得是当地人,实正糊口正在本地文化里,可以或许帮你规避良多风险,可能一些文化、言语、风气风俗的差别,会间接决定你的生意可否成功。